高质量发展
一、如何认识并把握“十四五”的高质量发展特征
1、供给发力:由传统运营走向全要素生产力探寻;
2、布局科技:由等待科技突破的被动式发展走向布局热点,走向推动科技突破的主动式发展;
3、搭建生态:由单打独斗走向搭建生态;
4、围绕消创:从服务工业与基建经济走向围绕消费,科创经济发展;
5、系统升级:不仅注重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持续升级,更注重促进链条先进性及促进链条环境建设;
6、智能转型:由流程化,信息化走向持续进化的智能化,自组织化;
7、重构产业:由遵守规则走向重构产业与创造规则;
8、全域资产:由传统资产经营走向新型资产,再定义资产,全域资产经营。
二、高质量发展:以多级创新联动为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动力
1、国家层面创新:世界高度,弯道超车,国家统领,多级联动,系统切换,深度改革;
2、省级及大区域创新:禀赋重构,区位再造,重点方向,名企主导,重在集聚,生态培育;
3、地市创新:突出优势,配合转型,体制牵引,机制跟进,多点开花,重点培育;
4、新区、自贸区、经开区创新:体制突破,联合谐动,重大课题,重大机制,孵化催化,转化激化。
三、高质量发展落实上各级政府各有重心——纲举目张抓要害
四、高质量发展:充分理解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状态性和过程性双重内涵,在三个维度下表现出的七大特质,重视其三个特殊性,把握住系统性实现路径——全面的企业变革与合意的支撑环境。
五、怎么做到高质量发展
六、国资高质量发展路
1、围绕国家,区域发展规划,基于五位一体建设,结合重大动力探寻新路径;
2、国资委从管人,管事,管资产走向管资本,开辟全域国资运营;
3、促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驱动新旧动能转换,攻坚;
4、国资委的资本顶层管理+两类公司资本运营投资,国资委与两类公司一起完成资本运作——国资运营公司从重组整合到改革红利获取,国资投资公司从投控运作走向产业组织(重构)与产业金融;
5、区域国资系统与央企,地市国资形成立体协同资本运作: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调整,金融资源集中,产融结合推进,基金系打造,国资证券化推进,通过混改使得国资引领放大,资源流动促进平台;
6、国资委通过国资开放性重构(重大战略机遇获取,重大创新资源汇聚,重大资产重组因素,重大区域创新驱动,重大发展空间拓展),催化国企战略突变与产业重构;
7、国资系统从资产证券化促进走向资产证券化质量。
七、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国有资本结构调整规划
八、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国有资本布局顶层设计
九、高质量发展下国企的机会管理体系